BWIN体育2021年十大课改新闻
发布时间:2023-08-04 12:21:15

  BWIN体育2021年,一系列与课程改革相关的重磅政策相继出台,如力度空前的“双减”政策落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发布等,都将对中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循着政策出台的轨迹可以发现,“破五唯”、减负提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本报特别整理2021年度十大课改新闻,与大家一道回望来路,启航新征程。

  2021年以来,教育部陆续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的专门文件,并通过交流地方典型经验,部署加大推进落实力度,确保“五项管理”全面落地见效。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1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4月,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含幼儿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BWIN体育,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同月,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为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水平,针对当前新的变化,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落实过程中,教育部将“五项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范围,纳入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确保有关要求落实到位,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12月,围绕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工作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了解,“五项管理”落实以来,全国中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睡眠时间管理成效逐渐显现BWIN体育,学校手机管理得到有效落实,着力推动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已经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全国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得到有效保证。

  2.五部委联合发文加强中小学线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这是自2000年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式启动以来,第一个由教育部牵头、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针对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文件提出,将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统筹利用好现有资源成果,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学习特点,遵循线上学习规律,系统化体系化建设课程教学资源,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同时将遴选一批办学水平高的资源学校,按学科、分年级组建若干以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主体,以相关专家和优秀教研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为支撑的高素质研发团队,承担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遴选任务。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在第四十三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规划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纲要》指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革完善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序引导社会参与学校治理。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高水平大学开放教育资源,完善注册学习和弹性学习制度,畅通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转换渠道。

  2021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评价指南》指出,完善评价内容,突出评价重点,改进评价方法,统筹整合评价,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这次《评价指南》最大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它不仅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评价,还把县级党委和政府纳入了评价对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定《评价指南》就是要构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地方党委和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履行举办义务教育职责。

  2021年7月BWIN体育,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落地。

  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2021年8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BWIN体育、国务院决策部署,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启动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

  精品课以微课形式呈现,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课件、作业练习和必要的实验演示等。按照自主申报、学校推荐、县级初选、省市遴选、部级遴选的程序,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对省级推荐的精品课进行评审,遴选确定部级精品课,并在云平台进行公示。教育部将对获得部级精品课的教师颁发证书,对工作成效突出的省份以适当方式予以表扬鼓励。部级精品课将纳入云平台优质课程资源,可作为教学成果评定、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教育部还将建立健全云平台优质课程资源遴选更新机制,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云平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并为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提供支持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创造条件。

  2021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要求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通知》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除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各地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通知》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期末考试命题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初中各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教材建设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2021年8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教育部制定的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指南和指导纲要进课程教材情况进行介绍。

  其中,《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从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理论与实践贡献、方法论等5个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部还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强调素养导向、系统规划和全科覆盖,为国家课程教材、地方课程教材和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具体指导。《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建设规划》《国防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也一一印发。

  2021年9月,《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会议强调,实施两项考试招生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BWIN体育,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材、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推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会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落实改革任务,确保两项改革落地见效。

  高考文化课是所有艺考考生必考的内容。近年来,由于部分高校对艺考考生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偏低,导致部分考生和家长功利性报考,将艺考作为“升学捷径”,既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也不利于高校培养高质量的艺术人才。为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逐步提高文化成绩要求。要求各省(区、市)在现有文化课成绩要求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划定、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于组织校考的高校,鼓励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加强考生文化综合素质考查,进一步提高考生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逐步扭转部分高校艺术专业人才选拔“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

  2021年10月,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举行。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教材建设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推进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形成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关于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的决定》。根据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安排,全国优秀教材拟评选1000种(基础教育类200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400种、高等教育类400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00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00名,实际评选中各奖项允许有空缺。经评审,授予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等10种教材“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授予《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等200种教材“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授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版)》等789种教材“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授予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学科专家委员会等99个集体“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增稳等200名同志“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